周二(12月7日),国际高管给存國際油價創一周新高,油价油企延續上日反彈近5%的创周走勢,因圍繞Omicron新冠變種對全球燃料需求影響的新高擔憂有所緩解,同時伊朗核談判遭遇障礙,暗示推遲了伊朗原油供應的保供恢複。
北京時間15:59,缺口NYMEX原油期貨上漲1.71%至70.68美元/桶;ICE
油價上周重挫,新高因擔心疫苗對Omicron變種可能不那麽有效,暗示這引發了對各國政府可能重新實施限製措施並可能打擊到全球經濟增長和石油需求的保供擔憂。
但一位南非衛生官員在周末報告稱,缺口南非的国际高管给存Omicron病例隻表現出輕微的症狀。另外,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到目前為止,看起來不是很嚴重。”這些降低了石油市場過去幾周中所預期的最壞情況的概率。
另一個對石油需求有信心的跡象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上周日上調了月度原油價格。伊拉克也對石油需求增加和價格上漲表示樂觀。此前,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同意1月份繼續維持40萬桶/日的增產計劃。
伊朗石油回歸的延遲也支持了油價。美國和伊朗之間的間接核談判遇阻。一名伊朗高級官員周日表示,美國不願解除特朗普時期對伊朗重新實施的所有製裁是恢複該協議的主要挑戰。
德國周一則敦促伊朗在有關其核計劃的談判中提出務實的建議。德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伊朗在會談的同時推進其核能力是不可接受的。柏林當局仍然致力於外交努力,希望在已經取得的進展基礎上再接再厲,但談判成功的機會窗口正在逐漸關閉。
澳洲聯邦銀行大宗商品分析師Vivek Dhar在一份報告中說:“雖然談判在本周晚些時候重新開始時仍可能成功,但市場可能需要考慮對伊朗石油出口更長時間的延遲。這對油價是有利的,並給OPEC+在2022年全年提高石油產量的計劃構成支撐。”
與此同時,一場致力於未來技術和低碳戰略的全球能源會議於周一在休斯敦拉開帷幕。能源公司高管們警告稱,盡管各國推動清潔能源發展,但化石燃料領域仍存在投資不足。
挪威Equinor首席執行官Anders Opedal表示,能源公司有責任減少排放,但必須保證能源供給的可持續性。他說:“未來很多年我們都需要石油和天然氣。”
埃克森美孚首席執行官達倫伍茲在會議上說:“事實仍然如此,在大多數可信的情況下、包括實現淨零排放路徑在內,石油和天然氣將繼續在滿足社會需求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OANDA分析師Edward Moya在研報中表示:“油價遭受的強大賣壓似乎已經消退,65美元附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石油市場在未來幾年內仍將容易受供應短缺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