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變得忙碌起來了

时间:2025-04-20 22:10:59来源:编辑:

原標題:2019以來廈門全市接報招工詐騙警情17起 警方支招防範

海峽網2月2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洪恒亮/文 陶小莫/漫畫)轉眼又到了一年中最熱的厦门求職旺季,許多人變得忙碌起來了,全市起騙子們不但趁機打著“招工兼職”的接报警情幌子騙求職者的錢,甚至還把用人單位當成潛在“客戶”。招工诈骗招防

昨日,支范廈門警方發布招工詐騙典型案例,厦门並揭秘騙子招工“三大套路”,全市起提醒找工作、接报警情招工的招工诈骗招防市民千萬別“盲”,一定要認清詐騙套路,支范小心防範招工季存在的厦门詐騙陷阱。

據統計,全市起今年以來,接报警情廈門市反詐騙中心共接報招工類詐騙警情17起,招工诈骗招防這17起案件的支范受害人員多數是無業、大學生及找兼職的公司白領,另外也有四名個體商戶店主因招聘員工被騙。

案例1

求職者被騙

應聘當模特,要先交保證金?

王女士是廈門一公司職員,她因為想找一份兼職的工作不幸落入騙局。

今年2月18日,王女士通過一個微信群添加了一個自稱淘寶商家的陌生人,對方稱自己的淘寶店鋪正在招聘模特,隻需為店鋪當模特拍照就可以賺取一定數額的傭金,問王女士是否有意向。

正巧王女士想找個兼職,便答應了對方。隨後,對方稱會給王女士寄自己店鋪的衣服,但需要王女士先支付1000元的保證金,並承諾等王女士把照片拍好後,會將保證金與傭金一並轉給王女士。

王女士心想,對方都願意把衣服寄給自己了,自己交點“保證金”也是可以理解的,於是,她就通過微信將1000元轉到對方賬號中。

不料,王女士轉賬後,就發現自己的微信被對方拉黑了,而且自己也被踢出了原先的微信群。此時,王女士才發覺自己被騙並報警。

騙術揭秘

“高薪”招聘意在騙“保證金”

騙子在網上、社交軟件中編造、發布各種“高薪”“輕鬆”的招聘謊言,吸引有求職、兼職需求的市民群眾,進而誘騙求職者將“保證金”存入指定賬戶,方可獲得期許的職位。

對此,民警提醒說,求職者通過網上應聘的,首先應確認單位的真偽,不要輕信對方許下的任何承諾,不要被誘人的薪水待遇所迷惑,更不要在取得報酬前輕易轉賬匯款。

案例2

老板也被騙

招個“大廚師”,要先付房租路費?

陳老板在廈門經營著一家川菜館,春節前,原先店裏的廚師告知陳老板自己回老家過完年就不回廈門了。

無奈之下,陳老板隻好開始物色新廚師。於是,陳老板在自己老鄉微信群裏發布了招聘廚師的信息,並預留了自己的電話號碼。

2月20日,陳老板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陳老板的“四川老鄉”,還說自己要應聘陳老板餐館的廚師。

當時,陳老板大致跟對方說了自己招聘的工作內容、要求和薪酬後,這名“大廚師”表示可以接受,還可以馬上從四川老家過來廈門工作,這讓急需用人的陳老板開心不已。

可是,當天下午,陳老板又接到“大廚師”的電話,對方稱自己在四川租的房子到期了,但正好沒錢付房租,房東現在不讓他走,讓陳老板先轉600元房租給他,他交一下房租就馬上來廈門。

陳老板求才心切,立即通過微信向對方轉了600元。可他沒想到,在轉了600元“房租”後,“大廚師”又要求陳老板轉700元“路費”給他,並承諾這兩筆錢到時候從自己第一個月的工資裏麵扣,陳老板見對方說得“誠懇”,又給這個“老鄉”轉了700元。

隨後,一心等著“廚師”快點來的陳老板又收到了對方的電話,電話裏,對方“好心”地詢問陳老板是否需要從四川帶些調料來廈門,陳老板表示可以,對方還真就列了一張總價690元的材料清單,並讓陳老板付錢。

就這樣,陳老板又支付了690元的“材料費”給自己見都沒見過的“廚師”。

之後,一直等對方來廈門的陳老板,等來的卻是自己微信被對方拉黑的結果。直到這時,陳老板才知自己被騙了。

騙術揭秘

老板急招人,騙子鑽空子

據了解,春節後,廈門市與陳老板遭遇同樣騙局的店家一共有四個,其中三人是餐飲店老板,一人是雜貨店老板。

經查,這四位被騙的老板都是在自己的老鄉微信或QQ群中發布需要招聘員工的信息後,收到騙子的來電或好友申請。隨後,騙子以借“路費”、借“房租”等理由,要求受害者先行轉賬匯款。

民警分析說,在此類騙局中,騙子主要抓住受害者急需用人的心理和招工難的實際情況,並以“從工資裏扣除”的幌子實施詐騙。

對此,民警提醒說,用人單位尤其是一些私營店家在招聘員工的過程中,應當通過正規的中介機構進行,並向對方索要一些相關證件信息,切不可因急需用人而輕易答應對方借錢的要求。

警方揭秘

求職旺季小心三類招工套路

警方提醒說,求職旺季,市民群眾除了警惕以上兩種詐騙方式外,還需提防以下三類常見的招工“套路”。

套路1:上班先交體檢費

在此類騙局中,一些“中介”會在網站論壇等醒目的地方張貼待遇條件相當誘人的招聘啟事。應聘者報名後,被要求交一定的報名費、體檢費、培訓費等。一般在收取費用之後,就稱應聘的職位已滿。

提醒:《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扣押勞動者的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套路2:幫你找關係

騙子吹噓自己“關係硬”,可幫助求職者找工作,但需一定的“疏通費”。當事主交錢後,騙子立馬逃之夭夭。

提醒:找工作,不要輕信那些陌生人的“硬關係”,也不要被街頭的一些小廣告所迷惑。

套路3:短信高薪招工

騙子一般通過手機群發短信,以“高薪招工”等誘人條件吸引受騙者上鉤,然後進行電信詐騙。每次得手後,騙子會把手機號和銀行賬號一同注銷,也有騙子用撿來的身份證辦理賬號。

提醒:正規單位一般不會通過手機短信發布招工信息。求職者對手機接收到的招工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

警方提醒

四招應對招工騙局

警方提醒說,市民可以采取四招防範招工騙局。

第一,求職者在求職前應多了解相關詐騙案例以提高防騙意識。

第二,求職時應在正規、高信譽度招聘平台尋找崗位,不隨意輕信高薪誘惑,不隨意透露個人信息。

第三,確定應聘單位後,在企業信用信息網查詢該企業工商注冊信息,如果無法查到或者相關內容與招聘信息存在不符,應提高警惕。

最後,發覺被騙應及時撥打110報警,以保護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匯川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