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被全网骂晚上

时间:2025-04-20 22:21:39来源:编辑:

  周末的被全网骂晚上,加班的到底人來這裏報道!

  今天微博上大家討論最熱烈的冤不冤,是被全网骂《夢想改造家》最新一期為農村空巢老人杜爺爺改造的房子。

  花費130萬,到底把樸素的冤不冤平房,改造成了敘利亞風格的被全网骂紅磚房。上圖為改造前,到底下圖為改造後。冤不冤

  是被全网骂的,這是到底改造後的新房。

  彈幕紛紛飄過吃瓜群眾們義憤填膺的冤不冤呐喊:退錢!退錢!被全网骂

  回想起這些年看過的到底房屋大改造類節目,是冤不冤真有意思,也是真的驚心動魄。你永遠都不知道,打開交給設計師的房門後,是驚喜還是驚嚇。

  ——我是改造平房的分割線——

  這一期的委托人杜爺爺,是甘肅白銀市的一位農民。夫妻倆有五個子女,現在都已成家,三代同堂有二十多口人,分散在五湖四海。

  團聚的機會不多,但逢年過節孩子們也會回來住住老房子。

  老房子是西北最常見的小院式結構,旱廁、臥室、豬圈、雞窩等都相隔不遠。

  建成四十年,地基和磚漆都有些破舊了,返堿和返潮很嚴重。

  但整體采光很好,除了庫房之外,幾間臥室都是亮亮堂堂的。

  杜爺爺和老伴也把每間房子收拾得幹幹淨淨,雖說不像城裏房子那樣功能分區很明顯,但整體看起來也明亮整齊。

  杜爺爺對房子的需求非常明確:

  第一,注重保暖性。大西北冬天很冷,需要一個保暖性好的房子,能抵禦寒冬。

  第二,想把老房子改造成讓在城裏住的孩子們回來也能住習慣的樣子,讓孩子們願意回來在這個房子多待待。

  第三,喜歡二層小洋樓式的風格,住了一輩子的土房平房,有能力了也想感受下時代潮流。

  作為資深乙方,八八覺得杜爺爺這個甲方可以說是天使了:需求提得很明確,而且都在可行範圍內。甚至他還帶設計師去看了喜歡的洋樓長什麽樣,給了具體參考,這種甲方到哪裏找!

  節目組為杜爺爺找來的設計師陶磊,在對杜爺爺的老房子進行考察的時候,其實還挺讓人安心的。

  因為他說自己也是農村出身,所以很能理解老人對農村的情感以及居住上的需求。

  杜爺爺的老房子地板鋪了瓷磚,一行人參觀時走來走去,屋裏屋外帶的泥巴很快沾到了瓷磚上。

  注意到這個細節的陶磊表示,在農村蓋房子不能跟城裏一樣,尤其是地板材料上的選擇,得方便農民進出。

  在村裏實地考察的時候,陶磊發現大部分的房子全都是磚房,說明磚房在當地農村是最佳的選擇。

  聽起來很哇塞,好細心,能照顧到杜爺爺的需求,還有自己的觀察與思考。所以在陶磊提出,他要幫杜爺爺改建一個“麵對未來的鄉村建築”時,彈幕裏的吃瓜群眾紛紛表示很期待。

圖紙設計看起來真的很不錯呢!  然而看到實物的大部分人belike:

  首先,這是新房的外牆,有種,呃,微妙的藝術感?

  但紅磚的品質有些不太穩定,所以細節看起來很樸素,節目組稱之為“粗糲中又不乏細膩”。粗糲很明顯,請問細膩在哪裏……

  打開一扇既不能防盜又不能防雨防風的大門後,就來到了前院。

  客觀來說,這個前院還是不錯的。西北的陽光暖洋洋照進來,看著四周的紅磚與木質家具,體驗還是舒適的。

  而且陶磊給杜爺爺添加了暖爐,整個院子都感覺溫馨了不少。

  然後穿過類似毛坯房的院子,就來到了風格也相當原始的花園。

  室外感覺過於粗糲,室內會不會細膩點呢?

  客廳是最像裝修過的,除了采光稍微受圍牆的高度影響有些暗,其他方麵看起來終於有了家的感覺。

  然而其他室內區域還是令人迷惑!

  這是一個大白天也完全陰暗又狹窄的走廊……

  走廊裏這一間間像火車軟臥的,打開後是幾間臥室。

  洗手間樸素的水泥加紅磚,光看著就覺得好冷……

  杜爺爺家雖然平時是老兩口,但時不時孩子們也會拖家帶口回來,然而這個廚房,門一開就能撞到灶台,才站了兩個人就感覺非常擁擠。

  餐廳的桌子其實容納量並不大,桌子旁邊一整麵木板反而讓人非常壓抑。

  well,當然審美是差異化的東西,可問題是,這個房子的設計,好像並沒有滿足老人家們原本的需求哇!

  ——我是翻車實錄的分割線——

  老人們的訴求,第一是保暖。這房子的牆體保溫係統是完整的,厚度有12公分,在西北是夠用的。

  但院牆過多的鏤空紅磚,等到西北的沙塵暴季節來臨的時候,要如何抵禦風沙,以及有考慮過清掃的問題嗎……

  甚至,計劃用來存各種糧食的庫房也有大量的鏤空紅磚。不懂就問,西北是不用擔心老鼠這種生物嗎?

  在一片差評後,節目組下午出來回應了。說這個房子全屋都裝了地暖,所以不會冷。

  可老人們想要的那種符合時代潮流的、家的溫馨感,難道就是床頭直接挨著冰冷的紅磚嗎?

  另外,冬天使用地暖的電費並不便宜,這房子各種鏤空紅磚,還有不保暖不防寒的各種大窗戶,後續入住的電費都得老爺爺一家出,現實的花費真的有替爺爺一家考慮嗎……

  這套敘利亞紅磚風的裝修花費了132萬,節目組和杜爺爺家各自承擔了一半。而這132萬中,80多萬是用來土建,全屋軟裝隻花費了預算的六分之一。

  有吃瓜群眾統計發現,大部分軟裝都是便宜的宜家。

  節目組對此表示,受西北疫情影響,物流受阻,軟裝還有許多沒有到,所以目前呈現出來的還是半成品,這個房子仍然會持續跟進,等到全部完成後會再給大家看。

  設計師陶磊給自己在北京設計的家,就很高端大氣,說明審美與能力都是過關的。

  所以……就期待節目組的回訪,最終的效果能把敘利亞紅磚風,變成老人喜歡的溫暖洋樓風吧。

  作為房屋改造類節目的超級愛好者,八八看到這期後,第一時間回想起了我的童年回憶《交換空間》,裏麵也有一期,設計師給戶主設計了敘利亞風格的紅磚衣櫃。

  然而,《交換空間》都是十年前的節目了,而且每一期的預算都十分有限,隻有兩萬塊,對於設計師的資質也沒有嚴格的把控,這才會有各種奇葩設計的呈現。

  怕互主忘記自己姓名,所以要把姓氏打印出來放大的電視櫃;

  最適合一整天播放鳳凰傳奇《荷塘月色》的客廳;

  農曆七月鬼節到來的時候,讓人心裏發毛的陰間設計。

  還有更多案例,之前在寫主持人王小騫的時候已經提過,這裏就不展開了,感興趣的童鞋可以戳這裏複習。

  也是因為經曆過《交換空間》的衝擊,在《夢想改造家》這個節目出來後,觀眾一度相當欣慰。節目組和設計師有過很多讓人叫絕的設計:

  把老舊的蝸居爆改成豪宅。

  不到4平米的狹窄空間,通過各種現代家具的設計,能夠實現吃飯、睡覺和看書三大功能,非常實用。

  節目組還設置了回訪環節,雖然很遺憾,這個房子被爆改得讓人羨慕之後,又重新被垃圾堆砌;

  設計師暖心的設計成為了一種浪費;

  但其實就連這樣的浪費也是有意義的。因為人可以把一個不堪的房子改造得令人豔羨,可卻改造不了居住者的生活態度,這種令人歎息的對比,甚至把節目的高度更提高了一層。

  迄今為止,《夢想改造家》的口碑都不錯,最“翻車”的一次,是“廖跑跑”事件。

  當時的委托人是翻譯家王誌衝,翻譯的作品共計600多萬字,也是98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譯者。

  他15歲患上強直性脊柱炎,找到節目組想改造房子時已經80歲,除了上肢之外幾乎都動不了。老人家想把原本45平的房子改造得更舒適,還希望有一個專門的書房。

  節目組最先找到的設計師是廖開民,他的設計可以說比杜爺爺遇到的陶磊要離譜得多:

  老人家院中有一顆20多年的樹,見證了他和妻子的愛情,廖開民直接砍了;陶磊給杜爺爺設計的紅磚房雖然大家欣賞不來,但這磚好歹也是設計師去磚廠選過的,而廖開民當時幾乎全程靠助理與現場施工隊溝通,很少出現在施工現場。

  甚至到了最後,在國外的廖開民發了一條短信給節目組,說自己將在8月3日回國,但到期並沒有出現,從此與節目組失聯。

  花費38萬後跑路,幾乎什麽都沒做成,所以人送外號“廖跑跑”。

  觀眾愛看家居改造類節目,因為家對中國人來說是一種情意結。掏空六個錢包、背上數十年房貸的小小幾十平米,實在承載著太多的重量了。

  所以看見委托人的期待被辜負,就格外能產生共情。哪怕這一次,委托人杜爺爺連連表示對陶磊的設計十分滿意,但觀眾仍然很容易帶入自我,所以差評根本不是節目組出來發聲明、設計師水軍控評就能平息的。

  讓委托人對家的想象與期待能夠得到滿足,應該是所有家居節目與設計師共同的初衷。希望比起所謂的藝術高度,有更多的設計師,願意去換位思考普通人對於家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係。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匯川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