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陸依斐據日媒報道

时间:2025-04-20 21:41:55来源:编辑:

■記者陸依斐

據日媒報道,拟研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將與近30家日本企業和機構合作,再用追赶研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火箭。在航空航天領域愈發擁擠的日本當下,此舉旨在大幅降低發射成本,拟研追趕前沿企業。再用追赶

數十家機構聯手開發

據《日經新聞》報道,火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將與近30家企業和機構開展合作研發。日本其中,拟研三菱重工將與日本郵船合作,再用追赶研究使用無人機和船隻的火箭回收方法。全日空控股將研究如何把專業知識應用於飛行器操作和維護。日本日本飛行機株式會社和GH工藝將研發一種用於著陸的拟研係統。名古屋大學將研發一種抗振動的再用追赶鋰離子電池。佳能IT解決方案將利用混合現實技術來簡化生產過程。火箭千葉工業大學將研究低成本的小型電泵,金澤工業大學將研究複合材料。各方計劃2026年前研發出原型,並在2030年前首次試射。

據悉,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此前已經涉足可再用技術的研發。不過,日本目前主要使用的火箭,如H-IIA運載火箭和“艾普斯龍(Epsilon)”運載火箭在設計之初並沒有考慮到回收功能。而在航空航天領域日益擁擠之際,火箭的經濟效益越發顯得重要。

美國北方天空研究公司預計,2020年至2030年,全球預計將發射超過2.48萬顆衛星。衛星製造和發射的市場規模可能會以每年約9%的速度增長,到2030年將超過5670億美元。

在需求不斷增長、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的背景下,日本自然也要做出轉變。

不甘落後欲一舉多得

分析認為,日方計劃研發可再用火箭,有以下幾大考量:

首先,大幅降低發射成本。據估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火箭發射成本約為60億日元,而H-IIA火箭的發射成本約為100億日元。《日經新聞》稱,通過研發可再用技術和增加發射次數,日方希望到本世紀40年代初,將發射成本削減75%左右。

其次,爭取更多訂單。如果某些火箭部件可以重複利用,發射成本大幅下降,來自海外的衛星發射訂單預計將會增加。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IHI航空航天公司正在爭取東南亞國家的訂單,著眼為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發射衛星。

再者,追趕前沿企業。在成立十餘年時間內,SpaceX憑借低成本火箭研製和高效發射服務,在商業航天市場獲得較為明顯的成本和速度優勢。其中,火箭可回收與重複使用技術被視為SpaceX在商業發射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重要原因。

自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回收利用助推器以來,不少私人企業嚐試研發可重複利用的發射設備,以降低發射成本。今年7月,美國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傑夫·貝索斯搭乘旗下藍色起源公司飛行器“新謝潑德”號展開太空之旅,該火箭也可回收並重複利用。日本自然也不甘落後。2019年5月,日本民營企業星際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MOMO”3號小型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日本民企首次將小型火箭送入太空。

日媒稱,日方希望通過大幅降低發射成本,提升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競爭力,追趕龍頭企業。提及下一代運載係統的研發,日本文科省表示,用於發射衛星的可再用火箭至關重要。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匯川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