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时间:2025-04-20 22:19:07来源:编辑:

     四月,春風醉人,安徽百花盛開。而行春季是李鸿個踏青的好時節,今天我要給您及家人推薦一個踏青研學好去處——李鴻章享堂。章享李鴻章享堂始建於清朝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堂踏是青研去处晚清江淮地區建築,也是相约向春学好目前國內保存較為完好的清代名臣墓園之一。2004年被評定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徽2012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而行下麵小編給您介紹一下享堂具體有哪些看點吧。李鸿

踏青研學點一:感受等級分明的中國古代墓葬製度。

      在享堂西邊的墓園區,有神道碑、青研去处神道、相约向春学好石像生和墓塚。神道長約三十米,李鴻章神道碑放置於神道的入口,碑文內容有近兩千字,記述了李鴻章的一生以及朝廷追贈李鴻章和封賞李氏子孫的情況。神道靠近墓旁設有石像生,墓前設石五供和供桌以擺放祭品,墓塚高6米,半徑7米,是李鴻章與趙氏夫人趙小蓮的合葬墓。踏步園內,你會看到草木泛著青綠,環境整潔、寧靜、肅穆,處處彰顯著墓園的古樸與威嚴。

踏青研學點二:感受李鴻章波瀾曲折的傳奇人生。

       在中間的祭祀區就是享堂主體建築。祭祀區由照壁、門廳、前堂(也叫享堂)、寢堂以及廂房組成,各建築之間均用回廊相連。依托祭祀區,享堂推出“李鴻章的哀榮錄”主題展覽,在展廳中記錄著著名維新派人物梁啟超對他的評價:“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而李鴻章在其自傳中是這樣自我評價的:“少年科舉,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一路扶搖···”展廳裏還有中國近代史、合肥地區優秀家風家訓等珍貴的史料記載,值得您帶著家人一起來感受李鴻章人生的跌宕起伏......

踏青研學點三:感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農事規律

     祭祀區之東是倉房區,當年是用來存放享堂四周護墳田所產的稻穀。如今,倉房區作為合肥市研學旅遊基地的主體,以李鴻章享堂“江淮農事展”展覽為基礎,圍繞“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農事規律為線索,依托傳統二十四節氣文化,展現了我國農耕文明時期,我們江淮兒女傳承至今的農具製作手法,農耕的聰明技巧,體現了農業生產中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在這裏研學,您會明白凡事要遵守規律,按照規律辦事,才能有所收獲。其實,這個也不妨可以說是做人的道理,快帶著您的家人一起來探索吧......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

       享堂地址:合肥市瑤海區裕溪路415號

       旅遊交通:因享堂車位有限,建議選擇公共交通,可乘坐28路公交、6路公交、508路公交到李鴻章享堂站下。



原標題:相約安徽 向春而行| 4月的李鴻章享堂,踏青研學好去處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匯川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