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晚,台湾台灣發生6.5級地震,地震全島震感強烈。为何地震發生後,合肥廈門、有震福州、感专杭州等地震感明顯。家解合肥雖距台灣上千公裏,释共但部分居民亦表示有震感,振反且以高層居民感受較為明顯。台湾專家表示,地震合肥部分高層住戶有震感受多方麵因素影響,为何市民不必恐慌。合肥
省地震局專家介紹,有震台灣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西部,感专是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和菲律賓亞板塊等多個板塊的交匯區域。受太平洋板塊向西運動的影響,菲律賓海板塊以大約每年75mm/a的速度向歐亞板塊俯衝,致使台灣地區地震活動極為頻繁,是我國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區。
9月17日晚,地震造成台灣全島震感強烈,福建廈門、泉州、福州等震感明顯,廣州、杭州、安徽六安、安慶等地亦有震感報告。合肥不少高層居民表示有明顯震感,但也有部分居民表示並無感覺。
合肥到台灣直線距離近千公裏,為何部分高層住戶會察覺明顯震感呢?專家表示,此次台灣地震震級較大,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雖然合肥和台灣距離較遠,但強震的地震波能量足夠傳播到很遠。
地震波分為體波和麵波,台灣強震對我省高層樓房產生影響的主要是地震麵波,由於它頻率與一些高層樓房的自振頻率相對接近,所以容易引起高層樓房的共振反應。這樣一來,高層居民就會比低層居民感受到更強烈的震感。
震感的產生還和建築物所處的場地條件有關,場地條件包括場址的地形地貌、岩土的組成和性質、地質構造以及水文地質條件,場地條件對地表的震動有著明顯的影響。宏觀地震災害調查結論指出一般軟弱地基上的震害較堅硬地基上重;複雜場地較簡單場地重;自振周期較長的結構在軟土地基上的震害重,自振周期短的結構在硬地基上的震害重。
從結構方麵來看,高層建築遇到巨大風力和地震力時所產生的水平側向力(地震橫波和麵波)會導致有搖晃感。現在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在一定意義上並不是完全剛性的結構,它可以產生一定的搖晃形變,尤其是建築的中高層,在水平搖晃時會產生顯著的鞭梢效應。而建築允許一定程度的晃動可以使建築抵抗對外力的破壞作用的能力大大增強。
震感的察覺還和不同人的敏感度有關,一般情況下,人安靜地睡或坐,容易感覺到震動,有的人忙著做事則不容易感覺到,部分人群在地震搖晃時,還會有頭暈有惡心感。
專家表示,對於居住高層震感察覺更明顯這一點,合肥的居民不用過於擔心,高層建築的防震設計和建築材料都有更為嚴格的要求,比普通建築抗震能力更強。所以,發生地震時,如果住在高層不要急著往外跑,就地做好伏地、遮擋、手抓牢,等地震過後再疏散撤離。
合報全媒體記者 謝蕾 通訊員 吳雯雯 王遠
原標題:台灣地震為何合肥有震感? 專家解釋稱,這是高層樓房的共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