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晚上還會收回去

时间:2025-04-20 21:34:18来源:编辑:

原標題:出租電動車遊環島路?添堵別“添堵”!有關部門需聯手整治

出租電動車的出租车游廣告牌懸掛在建行廈大支行門前的人行天橋上橋口處。

海峽網訊 (廈門日報 文/圖本報 記者 薛堯 見習記者 陳璐)汽車出租不新奇,电动電動車也能出租用於旅遊觀光了?环岛近日,市民葉先生撥打本報熱線968820反映,有关在廈大附近,部门有人打出了出租電動車的需联廣告。

據了解,手整廈門多路段屬於電動自行車限行區域,添堵為何有人在此做起了出租電動車的出租车游生意?車子是如何出租?是否合法?記者展開調查。

【反映】

租電動車廣告牌

懸掛天橋欄杆上

“每天都會有人準時來這掛廣告牌,电动晚上還會收回去,环岛不少遊客都會撥打上麵的有关電話租車。”9日上午10時,部门記者在廈大附近的需联富萬邦商業廣場見到葉先生。他告訴記者,這個出租電動車的廣告牌,懸掛在建行廈大支行門前的人行天橋上橋口處,由於此位置人流量較大,他經常看到有遊客站在廣告牌前撥打電話租車。

“廈大附近交通本就擁堵,加上外地遊客租電動車後對道路不熟,經常違章騎行,加劇了周圍的堵車情況。”隨後,記者按照葉先生指引,確實看到一個寫有“電動車出租遊環島路”的廣告牌,懸掛在天橋欄杆處。

【暗訪】十幾輛電動車出租每輛一天租金60元

記者以遊客身份,撥通了租電動車廣告牌上麵的電話,表達租車意向後,對方讓記者在原地等待。約1分鍾後,從建行拐角處走出一男子,將記者帶至建行門口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區域。

“我們一天的租金是60元,行駛距離大約在60公裏左右,你可以騎車在環島路沿線遊玩,晚上8點前將車還回即可。”這裏停放著3輛電動車,男子稱,這些車子都是他購買的,有十幾輛或是租出去了或是正在住處充電,“租車的遊客非常多,基本上每天早上所有的車輛都被租光,下午來一般都沒車了。”

“隻要你在環島路沿線騎行,被交警抓到算我的,你不用承擔損失。”當記者詢問是否會被交警查扣車輛時,男子自信地告訴記者,在環島路沿線騎車不需要有這種擔憂,可男子還是提醒記者不要騎車進入市區。而當記者又詢問車子出現損壞或是出現交通事故後要如何處理,男子隻是讓記者小心騎車即可,沒有正麵回答問題。

最後,男子告訴記者,租車有兩種抵押方式,一是抵押身份證,二是繳交500元押金,便可租車。記者在繳交了押金後,順利租到了一輛電動車。

【行動】城管拆除廣告牌交警提醒遵守交規

在暗訪及騎行過程中,記者發現諸多問題。從門麵上看,該出租電動車商家並未設立任何門店,也沒懸掛營業執照和租車規則、注意事項等文字說明——也就是說,是私人經營,是否有資質尚不可知。在騎行過程中,記者發現,廈大周邊及環島路,遊客及車輛較多,電動車時不時與行人、車輛搶道,容易引發交通事故。至於出現事故如何劃分責任、如何賠償,商家都沒有給出正麵回複。此外,商家也並未提供任何安全防護措施如安全帽等,無法對前來租車的人起到安全保護作用。

私人在廈大周邊出租電動車是否合法?究竟該由哪些部門管理呢?連日來,記者聯係上城管及交警等部門了解情況。

思明區城市管理執法局相關人員表示,在公共區域貼廣告牌的行為影響市容市貌。根據《廈門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禁止在城鎮地區道路及其他公共場所的護欄、電線杆、樹木、綠籬等處吊掛物品。思明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濱海中隊已在12日對廣告牌進行拆除。

針對電動自行車行駛問題,交警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動自行車不得在廈大周邊的思明南路、思明北路、鷺江道行駛。環島路不屬於限行區域,但電動自行車行駛也應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

說法

人大代表呼籲部門通力合作

“私人出租電動自行車遊環島路,有關部門包括城市管理執法局、公安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應該通力合作,解決問題。”廈門市人大代表鍾慶達表示,“私人出租電動車問題不僅對環島路交通造成影響,也不利遊客在環島路景區遊覽。其中安全隱患更是突出問題,環島路屬於遊客密集區域,極易發生電動自行車與遊客碰撞。”鍾慶達說。

北京盈科(廈門)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東表示,出租電動自行車遊環島路存在公共停車資源被用作經營活動,以此牟利的現象,相關部門應該探討如何對此問題進行規範,如果此問題嚴重影響社會管理秩序,建議立法部門針對此進行完善。

記者手記

從多角度切入

完善城市治理

私人電動車出租遊環島路,這是個新問題,是個不好對付的“疑難雜症”——除了電動車出租本身的資質之外,電動車行駛上路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以及發生事故後的後續處理,都是不小的問題。

據《廈門經濟特區促進社會文明若幹規定》第四十條規定,電動車亂停或妨礙通行的,可由交警處罰;而據《廈門經濟特區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使處罰權規定》第五條第八項規定,城管部門可行使包括公安交通管理方麵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非機動車侵占道路行為的行政處罰權——其實就是,這個問題該由誰來牽頭管,目前尚不明確。

事實上,“疑難雜症”的出現不是壞事,反而是完善城市治理的契機——分頭考慮都是難題,但通盤考慮可能就有機會。以此事為例,可以從經營者的資質、車輛占用公共資源用作經營活動牟利、車輛違反交通規則等多個角度同時切入,城管、交警和市場監督等多部門通力合作,共同治好這個新的“疑難雜症”,讓風景如畫的環島路成為一張更閃亮的名片。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匯川網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