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3年整治“硼砂”見成效:80批次抽檢 全部合格
◆市場監管人員對食品進行硼砂抽檢
海峽網1月4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少蓉 通訊員 劉偉程 黃煜 文/圖)獲刑10個月!硼砂罰款68萬!厦门近日,年整廈門某小吃店因為長期在其生產的成效抽检食品“油蔥粿”中違法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硼砂進行銷售,被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批次該案也成為廈門市首例食品安全領域刑事附帶民事的全部訴訟案件。
一時間,合格在廈門市民中引起不小的硼砂反響,在點讚食品安全監管成效的厦门同時,也有部分市民擔心:“硼砂是年整否還在影響我們的食品安全?”1月2日,廈門市食安辦專門通報了近3年專項整治硼砂的成效抽检成效:突擊抽檢結果令人安心!在全市範圍最近的批次80批次抽檢中,無檢出一例添加硼砂!全部
1 6萬冊宣傳單堅決連根鏟除
據了解,合格這80批次抽檢,硼砂其中有60批次是評價性抽檢,20批次是快檢。專項整治以容易非法添加硼砂的食品為重點,包括傳統名小吃油蔥粿、堿麵、餃子皮、春卷皮、肉丸、粿條等,涵蓋食品生產、流通、餐飲等各個環節。
在部分傳統食品生產經營者看來,在一些油蔥粿、堿麵、粽子等傳統小吃中添加硼砂,能起到防腐、增加彈性和脆度等作用,改善口感,但硼砂是國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非食用物質。隨著食品安全監管的持續強化,從2016年開始,市食安辦牽頭開展硼砂專項整治行動。剛開始,一部分傳統食品生產經營者對於整治心存疑慮。為了讓食品生產經營者對於硼砂的非法添加的危害以及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市食安辦、市場監管部門在整治前期發放了6萬冊的宣傳單,向有可能添加硼砂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傳遞了明確的信號:硼砂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非法添加者,將受到刑與罰的重處!一個月的期限,如果不整改,將依法堅決鏟除!
2 警示案例高壓打擊“非法添加”
第一階段的告知、入戶宣講、強化法律宣傳,營造整治氛圍後,第二階段,市食安辦牽頭組織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在全市範圍內結合監督檢查和抽樣檢測,對涉嫌危害食品安全刑事犯罪的違法行為立案偵辦,嚴厲查處涉嫌食品非法添加硼砂的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員,形成了打擊食品非法添加硼砂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
2016年8月,廈門市食安辦明察暗訪,在湖裏區高林社區的合興新麵條加工廠發現抽檢的麵條樣品中含有硼砂,含量為285mg/kg。市場監管部門立即對該麵條廠正式立案調查,並依法移送公安部門。2017年11月,湖裏區人民法院判處該廠負責人黃某有期徒刑10個月,並處罰金。
在集美區,葉某及其妻子在自己開的肉粽小作坊內,將硼砂加入肉粽。果然,添加了硼砂的肉粽,口感確實更Q、更有嚼勁,更受客戶的喜歡。後來,夫妻倆的生意也漸漸好了起來。葉某通過騎摩托車走賣的方式,將添加硼砂的肉粽販賣到了集美、杏林、海滄一帶的幾家包子鋪。2016年9月,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葉某及其妻子被集美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
3 持續整治非法添加依舊是重點
截至目前,我市監管部門對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硼砂等非食用物質的違法犯罪行為立案16起,全部移送公安機關。其中有12起案件已判決。正是這樣“毫不手軟”的重拳出擊,才有這80批次抽檢中的“零發現”。
談到下一步計劃,市食安辦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硼砂專項整治依然是整治的重點,還會繼續延續。“一定要讓非法添加行為在廈門沒有立足之地。”這是監管部門對食品非法添加“零容忍”的態度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