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年關,学霸级國內車企進入年底衝銷量的拉月緊要關卡。在電動車競爭日趨激烈的国内冠當下,有機構統計顯示,销量型销销冠部分電動車品牌實際年銷量,霸榜甚至未能達到原定目標的位居稳居一半。為挽救頹勢,单车眾多車企更通過大規模降價來換銷量。豪华
當這一波行業性的品牌降價壓力直接給到行業龍頭特斯拉時,令人大跌眼鏡的轿车是,特斯拉不止在近期車價逆勢5連漲,学霸级更依靠產品實力,拉月銷量上直接實現“學霸級”碾壓。国内冠
12月8日,销量型销销冠乘聯會發布數據顯示,霸榜剛剛過去的11月份,特斯拉國內銷量超6.55萬,環比勁增129%,同比增長5%。其中交付Model 3約2.4萬輛,穩居豪華品牌轎車銷冠;Model Y交付超5.8萬輛,位居單車型銷冠。值得注意的是,Model Y已提前鎖定國內乘用車交付冠軍,此前在權威機構的銷量排行榜中Model Y已多個月蟬聯國內銷冠。
今年迄今,特斯拉國內累積銷量已超52.7萬輛,這直接趕超了2020年特斯拉全球銷量之和。算上出口量,根據12月4日乘聯會發布的預估數據顯示,上海超級工廠在11月交付了電動車8.2萬輛,環比增長14%,中國智造特斯拉更在澳大利亞、法國、挪威、瑞士等市場,提前鎖定最暢銷乘用車品牌、最暢銷單一車型等多個頭銜。
產品就是最好的廣告,馬自達CEO:電動車隻有特斯拉和其他
當電動車市場競爭日漸激烈,部分品牌選擇在營銷上花費精力,甚至給銷量“花式美顏”——交付量、批發量、零售量、上險量等各種各樣的定語層出不窮,普通消費者根本分不清楚,更不要說“20~30萬元帶大屏的智能SUV”這樣的特級“美顏”。
不過伴隨市場的大浪淘沙,諸多企業起起伏伏的銷售數據也一再證明,所有注水的銷量不可能長久。一時暢銷可以靠營銷拉動、靠關係獲得、靠文字遊戲粉飾,但是長期暢銷必須得憑本事、靠實力。
特斯拉CEO馬斯克非常討厭營銷和廣告,他曾對媒體說,營銷就是騙人的把戲,它本質上是說服別人買一些自己並不喜歡的東西,“很多企業混淆了焦點,花許多錢去做一些不會讓產品變得更好的事情。”
道理很簡單,營銷手段越豐富的產品,研發、生產等其他方麵的投入必然會減少。任何公司的資源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一個公司的老板每天的心思放在如何營銷上,哪還有時間琢磨產品和研發。
反過頭來看,特斯拉之所以做到持續熱銷,正是因為該品牌讓消費者的每一分錢都為安全和科技買單。就用特斯拉2022全年財報來說,其單車研發成本約1.6萬元人民幣,是行業平均水平3倍,而其209億元的全年研發費用,更比國內多家頭部新能源車企的研發費用之和,還多幾十億人民幣。
產品就是最好的廣告——靠實力說話的特斯拉,贏得了全球消費者真金白銀的投票。
在美國,特斯拉上半年電動車銷量,比身後19名之和還多;在歐洲,Model Y是11月賣得最好的電動車,細分市場份額更超過1/5;在挪威,穩居乘用車榜一的Model Y,更引領當地電動車市滲透率達90.6%……
就像馬自達、大眾、福特等CEO此前的分享:技術為先的特斯拉,引領汽車行業快速進入電動車時代。
不在“表麵文章”下功夫,特斯拉讓安全變得更安全
這幾年,營銷的障眼法越來越高明。有品牌打起了“冰箱彩電”的主意,有些品牌綁架輿論大打感情牌……有明眼的網友銳評,“這些營銷隻談沙發電視冰箱,發動機底盤一句不談。”
理性的消費者認真思考一些就會發現:所謂的真皮沙發,撞車時根本救不了命,但全球安全機構評測過的車可以;給爸媽買的按摩椅在陽台上落灰,車上的按摩椅更不會用上幾次;屏幕未必越大越有用,隻有老年機的屏幕才會一個比一個大……
不看“表麵工夫”,看看電池電機和電控,看看行車電腦和操作係統,看看安全碰撞的成績,看看幾年之後的防腐防鏽工藝……消費者終會發現,一輛硬核技術過關的車,才是真的踏實可靠。
在車主分享的實際案例中,我們會發現,特斯拉暢銷的背後,並非靠著高額的營銷費用,甚至宣傳支出不及新創企業的零頭,真正打動車主的是科技、是硬核技術、是極致的安全。
2023年初,美國加州發生一起“特斯拉墜崖”事故,車主駕駛Model Y帶著全家人衝出了公路護欄,滾下了高度達80米的山崖,相當於20多層樓高。令人震驚的是,在這樣一場重大事故中,Model Y靠著堅硬可靠的籠式車身,骨架依然完整,一家四口全部生還。據悉,該事故發生地被稱為“魔鬼滑坡”,過去在這裏發生的墜車事故中幾乎無人能幸存。
10月份,一位海外的特斯拉車主在武裝襲擊中,駕駛Model 3在槍林彈雨中行駛23公裏逃生,他的Model 3被多達100發子彈命中,雖然車輛受到很大傷害,但依然在危機情況保持穩定性能,以180公裏時速把車主帶到醫院。
這些極端案例中發生的“奇跡”,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特斯拉車身結構的設置,以及合理的選材配置。就拿特斯拉部分車身選用的馬氏體鋼來說,這是隻有在航母甲板上才會使用的材料,加上前後充足的潰縮區、全鋁一體壓鑄件形成的緩衝區,特斯拉可以抵禦來自任何角度的危險碰撞。就連Model Y的車頂結構,可以承受兩頭成年非洲象的重量。特斯拉車型的被動安全性能,遠超其他車輛。
目前,Model Y及Model 3在全世界主流安全評測機構的碰撞測試中,均奪得了全五星安全評分的“大滿貫”。Model Y和Model S在歐洲新車安全評鑒協會主動安全方麵的評分是行業最高分——98分。對於安全優等生特斯拉來說,五星安全隻是及格線。2023年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會持續提升車輛安全性,會將這2分的差距不斷縮減、直至滿分。
此外,特斯拉S3XY全係車型均標配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功能,還可以通過空中軟件更新,用最新的智能技術保護出行安全。特斯拉《2022影響力報告》顯示,2022年,開啟特斯拉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的特斯拉車輛安全性,已達到行業平均水平8.5倍。
特斯拉持續精進安全性的背後,也在用多種形式,讓更多消費者以更低入手門檻、有更多機會享受到電動車紮紮實實的產品力。目前,上海超級工廠年產能提升到95萬輛,並在國內推出保險補貼、低息金融等政策,特斯拉正全方位向“180萬輛全球年銷目標”發起衝刺。
眾所周知,特斯拉幾乎沒有營銷費用,將95%以上的精力放在技術創新、生產製造、售後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關鍵領域,不在非必要的事情上,浪費一丁點兒資源。在這樣的理念下,特斯拉才能夠做到安全的持續精進,進而引領電動車快速走入更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