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間,自家人大智慧(601519.SH)披露,追偿其收到上海金融法院的亿赔《受理通知書》(【2021】滬74民初4237號)。
據此,款告控人該上市公司作為原告,大智於2021年11月15日起訴了張長虹(公司實際控製人,慧起時任公司董事長、诉实總經理)、任高王玫(時任公司董事、自家人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追偿王日紅(時任公司董事兼財務總監)、亿赔洪榕(時任公司副總經理)、款告控人郭仁莉(時任公司財務部經理)等5位被告。大智
大智慧稱,慧起前期,诉实公司因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向投資者進行了賠付,截至2021年11月12日已支付3.25億元。為維護公司合法權益,公司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訴訟,提出張長虹等相關責任方向公司支付上述賠償款等。
公告顯示,依據《證券法》的規定,張長虹、王玫、王日紅、洪榕、郭仁莉應對投資者因案涉虛假陳述行為遭受的股票投資損失與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公司在履行判決義務向投資者賠償之後,有權就支付超出自己應承擔賠償份額的部分向連帶責任人追償。
“類似情況,過去追償案例並不多。”不過,長期從事投資者索賠業務的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許峰律師對界麵新聞記者表示,從法律依據上看,連帶責任規定得很明確。
根據《證券法》第八十五條規定,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公告的證券發行文件、定期報告、臨時報告及其他信息披露資料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致使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損失的,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同時,該規定還指出,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及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及其直接責任人員,應當與發行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康美藥業近25億元理賠案就是典型案例代表。該判決明確了各被告尤其是實控人、時任董監高等應承擔的責任比例,其中,康美藥業實際控製人馬興田、許冬瑾,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邱錫偉,財務總監莊義清等承擔了100%的連帶責任;董事馬漢耀、副總經理李建華等承擔20%連帶責任;其餘獨立董事也承擔了5%或10%的連帶責任。
在康美藥業案後,大智慧此次告“自家人”的動作,引起市場極大關注。不過,在許峰律師看來,“該案跟康美(藥業案)沒啥關係”,這次可能是被投服中心(即“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倒逼的。
界麵新聞了解到,2015年4月30日,大智慧遭證監會立案調查。2016年7月,證監會對大智慧及張長虹等15名責任人員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
證監會查明,2014年2月26日,大智慧第二屆董事會審議通過了2013年年度報告;2014年2月28日,大智慧披露的2013年年度報告顯示,大智慧當年實現營業收入894,262,281.52元,利潤總額42,921,174.52元。經查,大智慧通過承諾“可全額退款”的銷售方式提前確認收入,以“打新股”等為名進行營銷、延後確認年終獎少計當期成本費用等方式,共計虛增2013年度利潤120,666,086.37元,占當年對外披露的合並利潤總額的281%。
大智慧指出,大智慧實際控製人及時任董事長、總經理、法定代表人張長虹,大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王玫,董事、財務總監王日紅,分管營銷工作的副總經理洪榕,財務部經理郭仁莉是大智慧上述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參加審議通過2013年年度報告並在年度報告上簽字的董事張婷、沈宇、林俊波、胡潤、毛小威、宓秀瑜和監事李皎予、申健、楊紅偉是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隨後,2019年4月26日,張長虹因上述涉及事項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公安機關拘留,接受調查。將近一年半後(2020年11月2日),調查終結,檢察機關對張長虹出具的《不起訴決定書》。
但2021年10月11日,作為證監會直接管理、依法設立的投資者保護機構,投服中心以原告身份,起訴張長虹、王玫、王日紅、洪榕等4名被告;此外,郭仁莉、大智慧、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則作為第三人出現。
按照此前判決,法院認定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王日紅、洪榕、郭仁莉構成共同虛假陳述侵權行為,應對投資者承擔連帶責任,大智慧已向投資者進行賠付;被告張長虹、王玫作為負有責任的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就投資者的損失與其他被告及第三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據此,投服中心提出訴訟請求,要求判令四被告立即向第三人大智慧賠償861,405.34元。(以大智慧實際賠付金額進行調整)等。在投服中心提起上述訴訟一個多月後,大智慧終於行動,起訴其實控人張長虹及此前高管。
“被處罰的董監高,都有必要追償,包括中介機構。”許峰律師進一步對界麵新聞記者表示,為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投服中心已經起訴了部分責任方。
目前,上述訴訟還在進行中。大智慧表示,“本案件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不會產生負麵影響,具體影響以司法判決、審計意見等為準。”
界麵新聞了解到,從上市第二年(2012年)開始,大智慧業績並不理想。該公司曾於2012年、2013年、2015年、2016年分別虧損2.73億元、1.18億元、4.47億元、17.6億元。2017年至2020年,該公司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為3.83億元、1.08億元、596.42萬元、7248.01萬元。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跌57.54%至660.51萬元。
11月24日,大智慧股價跌0.14%至7.23元/股。其股價自2015年4月底案發前的35元/股高位以來,已經跌近80%。